候,理菱她们疯狂吐槽。 “啊啊啊啊你们音乐小一点,我们都听不到教练安排了!” “你们花滑的好吵啊!” “我就说不能一起练,这不就大圈套小圈吗?” 还有教练在吼:“别往里面看!专注你自己的训练!你看花滑的干什么?你也想进去转两圈?!我借钓竿过来给你吊个3A你要不要啊?” 那可能是有点想要的。 理菱眼尖地瞧见了有人跃跃欲试。 只不过最后还是屈服在了冒火教练的淫威之下。 塞罕坝这块冰,可谓举世罕见,说一句全世界第一和独一无二也不为过。 几个冰上项目都在一整块冰上,按照位置区分冰面需求,做到了中心位花滑,边缘短道,外圈大道,旁边冰壶。 中间花滑的冰面还能改给冰球。 一起训练的时候,那叫一个眼花缭乱。 短道在周围一圈圈滑过去,咋咋呼呼喊“你上啊”“xx你超他”“xx你控好身位”; 里面的花滑不喊,但花滑自带全场配乐。 有时候音乐节奏不太对劲,短道大道都不知道要怎么伸腿滑了——人总是想顺着点儿什么走的。 丛澜也不晓得为什么大家一定要一起训练。 据说是有人来拍摄出新闻稿,后面给了个宣传。 但真的很吵。 所以丛澜决定找个三拍子的圆舞曲,来为难一下短道。 谁让他们昨天咋呼得最厉害! 三拍子里有的节拍规律性弱,不太好掌握节奏,花滑不听歌也能训练,无所谓。 扒拉了一下歌单,找了好一会儿才选好一首歌。 等音乐响起,短道训练的还没反应过来。 随后—— “疯了吧谁干的!” “套圈把花滑的给套进去吧!” 丛澜一溜烟跑走,深藏功与名。 她今天的训练已经结束了! 沐修竹顶着一堆强烈的目光:“???” 看我搞咩啊? 又不是我去切的歌,我一直站在这里好不啦! · 于谨在给丛澜合计这个赛季要用什么节目。 “但如果自由滑还是茉莉花的话,我就延续了三个赛季了。”丛澜说,“总觉得怪怪的。” 于谨:“这个肯定要上啊,不然你想改什么?” 丛澜:“没什么思路。” 这两个赛季以来,《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》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女单的至高之美,也在赛场真正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。 曾经西方音乐盛行,想要高分就只能选经典,导致花滑赛场缺乏各国传统特色。 能用本国文化取胜的,不是没有,但非常的稀少。 尤其是非欧美国籍的运动员。 没有人不想将自己的文化带给世界看,大家都很想很想。 AI出来以后,不再以过往成绩为依据,这也扩展了运动员在选曲上的自由权。 划定范围的选择,不是自由。 就像是很早以前,褚晓彤的华夏风格节目,远没有她的西方古典乐节目得分高,这使得她只能倾向后者。 算自由吗? 不算的。 张简方推AI,何止是想要一个打分公平,他为的还是花滑这项运动的健康发展。 随着时代进步,大国崛起,各国的文化蓬勃发展,这个时候再以裁判过时老旧喜好来审视赛场,未免也太落后了。 于谨:“三个赛季就三个赛季呗,改一下编排,重新做点编曲,你不是经常改曲子吗?不耽搁。” 一个赛季能改出来十几二十版配乐的丛澜:“额……” 关于丛澜的冬奥选曲,队内甚至专门开了一个小会。 张简方对内的要求不算高,他要四个项目都带华夏文化。 这一点早就有过,特别是平昌冬奥的gala中,上场的几人节目差不多都是传统风格,而且融合得特别好,不是随随便便敷衍一下的那种。 当时还有媒体电视台专门夸赞,国内外好几个媒体都剪辑了视频,做了报道。 反响甚好。 “北京冬奥嘛,双奥之城,丛澜茉莉花必上。”这是大家的一致看法。 她这首曲子里的前奏太犯规了,《北京欢迎你》的旋律一出,谁能拒绝? 难得的双奥之城啊!当年的2008,即将的2022,仿佛一下子就被一根线衔接在了一起。 况且,这还是夏奥与冬奥的联结。 而sp,《朱鹮》很好,《17》也很好。 至于要不要新编节目? 于谨:“目前跟丛澜商量了几个,但感觉都不太好。” 遗憾的是到了瓶颈期,于是看新的曲子怎么看都不如这两个好。 连简单编一下大致的动作上冰试试,都觉得哪儿哪儿不顺畅。 《朱鹮》也很适合冬奥会,这个节目的由来就很符合世界主题,濒危动物的拯救,独属于中国的成功。 配上4A版本的《茉莉花》,当是绝杀。 但不论sp怎么选,于谨看着丛澜:“你自由滑得是小茉莉。” 丛澜也不是不喜欢这个节目,她就是单纯觉得都滑了两个赛季了,还来啊? “被人骂江郎才尽了。”她道。 于谨:“我觉得还好,你如果自由滑不变,那短节目暂时没思路也可以多找找,时间方面就宽泛了不少。” ISU没有规定一个节目不能用仨赛季,实际上也有人这么干过。 细数一下,《茉莉花》在2019和2020赛季出现的频次也不算多,国际赛被取消得那么狠,加起来俩赛季也就等于以前一个赛季的分量。 再者,4A版本的茉莉花,真没几次。 特别是世锦赛的那一版,惊天一绝。 于谨比较偏爱世锦赛的,还想着让丛澜把这个难度续到冬奥会上。 再就是,他其实有个想法:“团体赛不出意外你应该是女单自由滑,你上小茉莉,咱们可以搞两个版本。” 丛澜来了兴趣:“你说说。” 她会所有的四周跳,这让大家兴奋,也期待丛澜能够拥有一个节目,把所有的四周都放进去。 尽管大家也知道,这是妄想。 丛澜如果没什么复杂编排,她倒是可以放,可问题是她不是这样的人。 冬奥赛场,于谨也想看到丛澜把所有的四周跳都加进去。 这是不现实的。 却不是没有办法的。 于谨的想法是,丛澜的冬奥会是团体自由滑+个人项目,前者是因为她更适合被放在fs里来确保这10分不丢。 如此一来,就等于丛澜在冬奥上会有两场小茉莉的演出。 那么,次数增加了,所有的四周跳也就有了机会。 团体赛的小茉莉可以是4Lo在内的三四,按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