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15小说网 > 未来科幻 > 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> 分卷阅读1280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1280(1 / 1)

还有拿到媒体证结果采访未半中道确诊的,最后来这里的就那么两家。 连记者带上摄像,加起来也就四个人。 丛澜自KC区过来,见到混采区这么少的人,一下子就笑了。 “我还没来过这么冷清的混采区。”她说道。 哪怕是她十二岁那会儿,国内赛采访媒体都比这多。 闻言,这边的几个人笑笑。 “幸运的人才能到达彼岸。” “是运气啊!” “见你一面真的很难。” 丛澜手里还抓着几个捡拾的小玩偶,是她从KC区离开的时候,等在一边把东西往袋子里装的冰童们塞给她的。 还都顺便要了个抱抱。 这会儿,丛澜挨个发了发:“一人一个……咦我带得多了。” 丛澜手里一把绳子,下面坠着大大小小的三五个玩偶。 “多了。”她遗憾,“本来还想给你们抢的。” 人多了东西少,可不就得靠抢吗? 众人又纷纷感慨确实是自己运气好。 现在不仅不用抢,还能富余出来。 丛澜:“要不再拿一个?” 众人欣然接过。 多出来的带回去给朋友也是好的。 【给我啊啊啊我也想要】 【可恶早知道我学媒体去了】 【想要蓝莓亲自送我的QAQ】 混采区有直播镜头。 甚至,这里安排了对接网络上的话题评论区,大家发送的内容可以显示到丛澜身侧的屏幕上,她如果看到了就能立刻回复。 这也是用于弥补媒体数量不足。 丛澜对着直播那边比心:“礼物是送不了了,隔空比个小心心~” 【接收!】 【我也比个心】 丛澜又想了想,问旁边没有入镜的工作人员:“能抽奖吗?我现抽,麻烦你们之后联系对方寄快递?” 本就在翻滚的话题评论区,一下子滚得更快了。 全在嗷呜着抽奖。 工作人员呆住:“没这一part啊……” 丛澜:“那能不能有一有?” 她略带恳求,看得人心软软,对方不由得就笑了起来。 “我去问问。”撂下一句话,工作人员转身就跑,找领导去了。 这边丛澜喊着“慢点不急啊”,眨眼就瞧不见人影了。 丛澜:“……太快了,可以去速滑。” 指的是大道。 回到正经事,这次的采访人数虽然少,问题反而质量颇高。 两组接连询问,不争不抢,交替之间卡点刚刚好。 最重要的是,对刚才KC区的讨论内容,他们也都听见了,并结合了丛澜之前回复过的话来进行提问。 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,或者说,更容易受伤的方式,更改了自己的3A跳跃,对你来说也是新阶段的新目标吗?你对4A的执着,让人感到可怕。” “你所说的不是每一次上场都是为了下来,你的新3A这次又是满分,它很困难,格外讲究技术,但你每次跃起都不曾胆怯过,它也是这句话对吗?” 有人评论,丛澜赛前的宣传视频里,那句话太过矫情。 花滑能有什么危险? 怎么就上场不能下场了? 也许没有太高的概率会被担架抬下来,如短道,如滑雪; 但有太高的概率在冲击新难度时,被终止竞技生涯。 两个提问的人都认真地准备了问题,赛前就做好了,现在又结合赛事里发生过的,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补充调整。 丛澜很喜欢这样的提问,而且大概是因为人少时间多,一对二离得也近,他们的措辞温和了不少,没有那么的尖锐。 尖锐不一定都是刻意为难,她尊重每一个兢兢业业的人。 特意调整措辞后的问题,失去了尖锐的外衣,但能凸显两人的温柔。 丛澜:“是为了4A所以练了新的3A,它的起跳与4A很像,包括收紧和旋转,其实都是4A的基础上做出来的调整。我确实今年瞄准了4A,前三年就开始了练习,但次数非常少,因为担心影响到正常的比赛,再就是筹备平昌赛事。去年和前年的时候,四周跳挤占了我大部分的时间,4A方面也没有特意去做大量的练习。” 她算了算:“很少,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练一次。年初的伤病差不多好了以后,我在七月份开始练这个,一到两周的时间会加一节课,你们听上去可能不太多,但4A对身体的冲击太大了,不可能像是三周跳四周跳那样去练习。 4Lo给我带来了很多身体上的问题,4A的话得是翻倍再翻倍了。它确实很难,我也是在八月的钻石表演赛上跳出来之后,才确定今年就要出这个跳跃。 问题随之而来,我的3A会被影响,如果不更改跳跃方式的话,今年可能是我3A最不稳定的一年,直到我跳出来4A或者放弃它。” 丛澜笑了笑,带着一丝“怎么可能会放弃”。 “就只能改了。”她说。 于谨当时对着她摔冰的3A,愁眉苦脸地问,怎么办。 在场的人都看着这边,默不作声。 丛澜回去看她的冰痕。 A跳与其他五种跳跃不一样的一点还在于,它的起跳冰痕是一条。 点冰跳T、Lz、F,进入弧线后一脚点冰,一脚用刃起跳; 刃跳S、Lo,进入之后双足同时起跳。 它们的起跳冰痕旁边一直都会有另一只冰刀的痕迹。 A跳是左腿向前滑行,右足浮腿腾空前踢向上,带动身体朝上,继而滑行的左腿才蹬冰腾空。 它没有第二只脚的痕迹。 不管选择了什么进入的步伐,转三、莫霍克、大一字……后滑调转方向向前,换足到左脚——借换足助力——在助滑下向前起跳,它的跳跃进入弧线也只会是一条线,起跳那一刻,不会在旁边出现什么点冰痕迹、第二个刃跳痕迹。 A跳的进入弧线很漂亮,圆圆的。 Skid的横刀会给圆圆的弧线带来一个拐弯的钝角接短弧线,像是把这条流畅的线砍断了,临时让它拐了弯。 Edge不一样,它就是一条流畅到底的线条,纤细,轻盈。 如果起跳时是深刃,这条线的头部就可能会有一个小扇面,相应的起跳冰花也会多一点。 进入速度过快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这里变得稍稍粗了一点,像是拿着冰刀斜切了一丢丢。 丛澜这个跳跃用力过大,进入速度也过快,弧线跟她常有的差别很大。 起码在于谨看来,非常的大。 “4A的反面影响来了。”他说。 最好的办法是放弃4A。 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。 但结果是于谨连夜加班抱着WINGS输出的烫手资料,给丛澜三天半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