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退出夏训。” 褚晓彤:“……那这跟不过体测也没区别。” 丛澜:“还是有的,DNS可以改成自愿退出。” 比赛之中,参加了上了赛场但是退了,是DNF;报名了但是压根没上场就申请退了,是DNS。 F就是Finish,未完成比赛; S是Start,赛前弃权。 褚晓彤:“……” 这个笑话好冷。 顾示那边在减肥,带来的后遗症也很惨烈,训练的时候他跟安凝思的配合受到了影响。 十斤的目标,能废了他这个月的训练。 双人组教练杀去了张简方办公室,问他到底要这破体测还是要新赛季的成绩。 以前教练也不敢这么干的,但没办法,多年以来张简方惯出来的。 也是明白张简方肯定会管,不然他们这群教练才不费事,私底下吐槽一番就算了。 冰舞组合的苗子基本都在外训,倒是逃过一劫。 反正当下最要紧的是六月初组建的集训队,之后九月份的国家队正式名单公示,可以再进行调整。 这次体测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多。 因为主要是分三大块进行的考核,说是一把尺子,实际上给出了一个清单给不同的项目进行选择。 只不过选择的余地非常小,类似家长问孩子你是要吃两口让你过敏的花生,还是吃三口。 国外的运动员也在看这个热闹,还有人在ins上大笑,询问“你们是犯了什么罪要练这个”。 在这些项目之外,就是不同部门对成绩的处理方式了。 张简方收到的那三类,基本能概括所有。 但也恰恰是这些处理方式,可以帮助派系的人争取他们想要的利益。 比如体测过关才能参赛,再比如你可以参加初赛但没有决赛资格,再比如你的体测成绩是要结合最终正赛成绩来进行排名的。 操作范围很广阔,已经从六月集训延伸到新赛季的国内赛奖章人为分配的可能性了。 第一种可以卡人,第二种卡掉厉害的对手,第三种可以用占比来操纵。 顶尖运动员不一定都会体测不合格,体能对所有运动员来说都是重要的,问题是,专项与基础的差别是不同的。 而且目前所有项目的第一次体测结果,已经证明了,它就是不合理的。 击剑的全国冠军被卡,游泳赛事各种金牌的获得者被卡,还有带伤的顶尖运动员被卡,在舆论“体能都练不出来还怎么比赛”的嘲讽下,人们看到的不是运动员的无能,反而是这项新规定的落后。 怎么,是体测过了的人,比他们更强吗?那为什么他们没拿冠军啊? 竞技运动,成绩为王。 张简方想了想,没硬杠。 他也懒得去跟这个全项目推广的垃圾体测硬杠。 主要还是他估摸着,有一群人在等着自己犯错。 张简方:“体测正常进行,伤病的另外报给我,再就是我们今年加一个训练基地。” 他还打算再加一条“ogg免测入队”,算了,前三吧。 看,好几个人保住了,隔壁短道都能拉来几个。 原本要去的训练基地是长春,跟短道大道一个场地,这次另加了三亚,张简方想了想,再多了个河北。 河北塞罕坝的基地快要建成了,预计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,这会儿带队去试试。 今年不去高原训练,因为云南那边有点乱,新疆又太远了,防疫上都是问题不好弄。 但地方一分开,教练组就得分了。 张简方:“啊,好缺人。” 花滑的体能师、营养师、康复师,也各自拆了三分之一去短道大道那里。 磨刀师器材师也分去了俩,张简方听谢今歌嘀咕了一通才知道,短道连专业的器材师都没,现在在那里干的是个裙带关系来的货,赛场都帮不了手,只能干看着。 张简方:“……” 他真的,他算是明白为什么温哥华时期女队能包揽金牌,男队也稍微支棱,索契差不多还能看,平昌就只能一块金牌了。 甚至都不能全怪平昌太黑。 这是从上到下,都黑。 他就算以前不研究短道,也知道这个项目的刀耗损率极高,赛场上临时换刀也几乎每次都会发生。 这个时候跟他说,我们的器材师是个废物,都靠运动员和教练员自己努力。 张简方:“???” 你要不要看看你们把短道都搞成什么样了? 鄢珈跃这半个月跟过年没差别,一天给褚晓彤发八次红包,他说不给你钱,你感受不到我的快乐。 怎么让对方感受自己这无处安放的快乐呢? 发钱!必须是发钱! 丛澜也能一天收到两次,多的时候有两千,少了也有个六百。 她撺掇褚晓彤:“你问问他藏了多少私房钱。” 褚晓彤:“不知道,你又不是不清楚,咱们工资之外还有一堆津贴,我哪儿晓得他什么时候发了什么钱。” 国家队的补助之外还有省队的,省队以外还有联合培养队伍的,在这之外又有赞助商给的。 鄢珈跃想藏钱,多的是机会。 褚晓彤:“再说了我懒得给他管钱。” 俩人本来说今年办婚礼,结果现在又这么个样子,打算了一番就说那不办了,扯个证回头两家坐一起吃一顿就行。 褚晓彤和鄢珈跃都是运动员,大部分的朋友也都从事这个行业,所以之后找时间请人吃饭就行。 而且大家的时间段都比较统一,说放假都一起放假的。 丛澜:“他都给我发了一双冰鞋钱了。” 褚晓彤:“那你买,不够了再问他要。” 丛澜以前还骂褚晓彤拿自己的点心去养野男人,现在野男人也会回馈了。 她遗憾:“现在定鞋跑不出去了。” 出去还好,回来就是二十一天隔离。 褚晓彤:“以前的数据凑合用用。” 丛澜:“只能如此了。” 她那个很久都不务正业的随身训练空间,终于能发挥余热了。 这个空间其实丛澜已经不太在里面训练了,而是把时间都花在研究那个自带的系统上。 主要还是时间不够,加上她身体与精神的控制力如果分离的话,很容易导致现实的训练出现问题。 之前练4Lo的时候最明显,脑子里记得是可以做到的,结果身体不能这样,反而摔了下来。 她用一段时间记录了数据,对比WINGS和空间系统,发现这种趋势在逐渐增强,就果断放弃了空间训练。 丛澜推测,一是因为技术难度激增,她在模拟训练中不会多顾忌己身,这种思维影响下空间里的效果要比现实好,但反而无法运用到现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