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15小说网 > 未来科幻 > 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> 分卷阅读1108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1108(1 / 1)

芒闪耀,眼都快瞎了。 他脑子还没转过来:“为什么?” 丛澜轻笑,混着她赛后尚存的无力,飘忽仙气,当真是说话轻声细语但又讥讽满满:“还要感谢他们自己作死啊!” 这场比赛的分数说白了,人们看的不是ISU,而是WINGS。 包括之前出来比赛的选手,第一时间认可的也是WINGS,并非ISU。 这样一来,就算裁判组一会儿出分下结论的时候,丛澜的短节目分数比94.45要低,又如何? 如果她这次的短节目得分被WINGS扣了一点,那也就算了,可现在,T和P都是满的,人们的关注度又只有那么一点儿,他们不会在意ISU给了多少分,只会记得“这是一届丛澜短节目满分的世锦赛”。 至于最后落入ISU历史记录的分数? 无所谓,不在乎。 这是什么,是ISU的福报啊! 他们自以为现在有了主动权,可这个权利是虚假的,根本就是猴子捞的那个月亮,只在水面,毫无作用。 听完这话,于谨立刻腿也不抖了,胳膊也不甩了,稳稳地坐在了沙发上。 “那我慢慢等着看。”他微微一笑。 丛澜:“……” 笑容收一收,幸灾乐祸都快闪瞎我眼了。 第445章 94.45 夸张的分数除了表现在场馆里永无止境的娃娃雨之外, 就是网络上一茬又一茬的上亿讨论度了。 #丛澜满分# #丛澜是谁# #花滑# 冰迷接连屠了各大SNS的热搜榜,小众项目一下子就成为了今日的焦点。 孙娅然在解说中反复解释着为什么丛澜能拿到满分,以及这个分数里是否存在所谓的“WINGS偏待中国选手”。 “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, 她们的实际水平要去争夺分数区间里的最佳分数,但丛澜不一样, 前两年她是这样的人, 现今她的最低水平也几乎是与满分持平的。” 孙娅然反复强调:“丛澜的实力, 已经远远超过规则的要求水准了。” 她的即时解说很关键, 因为是中国的官方解说, 本就具备权威性,提前说这些会避免不少的麻烦。 哪怕不能完全避免。 跟来现场的ISU官员里,好事者算了一下这波热度, 发现他们估计错了, 一场比赛兴许比他们一整个赛季赚的钱都要多。 或许至少顶的上他们三个赛季的收入, 后续的延伸收益会更多。 赞助商们已经开心疯了, 挡板上那偌大的logo不单单是名气, 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宣传效果,这笔钱花得着实是值。 谁能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幕呢? 原以为最大的噱头已经在前面的比赛里都出现过,世锦赛再好也只是那般, 却不料居然能出现全部满分! 就好像《风暴》出现的那一个赛季, 逢出即WR, 无人想到它一山更比一山高。 都以为丛澜已经登顶了啊! “快出分!” “别算了别算了!” “计算器给我丢了!” 现场中的大屏幕上在不断滚动着裁判席的给分,有的人对七个技术动作反复地修改, 3A一会儿给+5一会儿给+4最后又在嘘声里给+5, PCS也要么9.75要么10.00, 纠结得要命。 九个人里一半多都在斟酌着,尽量地寻找哪里能扣下1, 哪里能少个0.25。 为此,他们紧皱着眉头,就差抓耳挠腮了。 大屏幕上一直变动着的实时打分,这会儿看上去热闹得紧,裁判们改来改去的频率越高,越显得他们跟猴子似的,惹人发笑。 丛澜抱着保温杯,她有点冷了。 于谨:“太慢了。” 茱迪:“想看结果。” 丛澜手欠,扭头把脑袋后面的花暗戳戳地摸了个遍,嘟囔着“好想拽一朵”。 也不是没收到过花,但这种花团锦簇的氛围里,“揪一朵”是人心里的痒痒肉,就想犯一下贱。 她不是多么的紧张,已经完美发挥过了,能做的也做完了。 丛澜期待,但不会惧怕这份期待落空。 她已经不是13岁的她了。 观众们开始嘘起来了。 “留这么长时间给自己现打棺材呢是吗?” “帕金森啦?手抖什么呢?加加减减的当我们不知道你们现在慌得一批吗?” “今天但凡扣了一分,你们几个就别想囫囵走出这个场馆。” “裁判们,现场人数可是上万,掂量着点儿啊!” 以防外国人听不懂,大家嗷嗷的时候还用英语日语法语等都重复了一下。 这时,语言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。 丛澜诚不我欺,学语言就是为了在需要骂人的时候能直接骂出来。 离裁判席位最近的,更是直接把手里的玩偶等东西砸到了他们桌子上。 惹得本就心情不悦的裁判愤怒扭头。 结果收获了一枚亮闪闪的中指。 随后,收获了一大排面的中指。 观众们:“哈哈哈哈哈!” 有人想得多,小声地嘟囔:“会不会被人骂中国观众没素质啊?” 旁边的人听见:“嗐,你真当外国人都多有素质啊?再说了,对上国际滑联要个p的素质。素质是对自己人的!” 礼貌要给讲礼貌的人,同样,素质也要给讲素质的人。 这话似曾相识,今赛季好像出现过很多回。 一个坐在现场的冰迷恍然。 挨着丛澜奶奶的一个老人,是她朋友。 四十多年的交情了,原是成家立业后搬去北京打拼了很久,跟奶奶是邻居。 再后来就成为了关系一直很好的朋友,她这次来的时候,带上了自己的小姑子。 小姑子今年才不到五十,她跟她哥不是一个亲妈,本没有血缘关系,两人的父母都是离异后再婚结合的,所以年纪上她要小很多。 眼睛亮亮的,气质很年轻,看上去也就是不到四十岁的样子。 她是一个很久很久很久之前的花滑运动员。 其实她拢共就参加过国内的两次比赛,还是很古老的计分方式,当年还有不同的规则和项目,能有一个两周跳就很厉害了。 关注花滑至今,却不料,现在竟然看到了这种场景。 她:“像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!” 今年赛季初的、去年的、索契冬奥的、双人丢失的数枚金牌、单人大赛的名额、冰舞挣扎的一生,一次次摔倒后的血泪被裁判一手忽略,数十年的艰难困苦,回想赛事时历历在目的愤怒。 凝结在最后,是那抹青蓝色背后的无尽能量。 一把剑,明晃晃地立在现场,用大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