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15小说网 > 未来科幻 > 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> 分卷阅读885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885(1 / 1)

桑莹回答:“刚训练完,等一会儿去做体检。” 丛澜:“你也乖。” 桑莹:“教练们在开会哒!说是研究赛季新规则!” 沐修竹补充:“刚才去会议室门口,听见里面的教练们在拍桌子,好像挺激动的。” 丛澜:“……” 能想象得到。 一堆人退役,一堆人养伤,一堆人进来。 丛澜看着眼前这群眼冒崇拜光芒望着自己的人,顿了顿,她扭头,问自己的房间在哪里,然后跟桑莹把行李搬去宿舍了。 等再回来,发现这边又多了几个小孩。 十三四的年岁,是张简方抓紧时间薅来的苗苗,听闻丛澜到基地了,就都从各个房间跑了过来。 于谨提到的几个小女单也在这里。 “丛澜姐姐!” “澜神我见到澜神了!” “可以抱抱吗?” 这大概是一场粉丝见面会。 丛澜:“好啊,来。” 第376章 小师妹 丛澜在研究云南基地里新增加的体能训练馆的时候, 于谨拿着文件夹从外面走了进来,揉着眉头。 见到了丛澜的身影,他边走边道:“来了?” 丛澜:“不然我是鬼吗?” 于谨:“客气一下, 你还得寸进尺了。” 丛澜:“所以你为什么要跟我客气?” 于谨捏了捏自己的腮帮子:“刚才跟一群人吵架,想转变一下心情。” 丛澜猜测:“开会不顺利?” 于谨:“有点。” 新规则变动太大了, 刚才那场规则研讨会开得他筋疲力尽。 里面一些人是国家队的, 前不久刚开了这个会。 但张简方之前派了一部分到省队, 这些人是没来得及在北京那边开核心会的, 这次就跟着省队的众位教练一起研读了新规则。 中文版在六月中旬的时候发给了各个省队, 翻译是队内的人做的,相对来说比较靠谱。 只是英译中,按照字面意思来的话, 难免会出现语意不详的情况。 这就是为什么趁着队员们夏训, 大老远地把那么多教练都薅到云南来的原因。 怕的就是跟当初一样, 规则修订了, 翻译版也发了, 可就是不看,教课也还按照很早之前的内容。 这样是不行的。 基层建设很重要,而且没有人能知道下一个紫微星会在谁的手底下出来。 ——如果丛澜在北京的时候没有挑教练到甚至不要教练, 那么, 她的技术还会跟现在一样正确么? 教练是关键的一环, 有一个好教练几乎可以决定运动员的生涯进展。 在国家队的教练还行,都比较积极, 省队的那群人里太多混子了, 这次拿着补助来免费进修, 有的人还老大不乐意。 丛澜同情地看着他:“累得眼都黑了。” 于谨:“我这是气的。” 丛澜:“哈哈哈!” 还有人觉得这个规则影响不到自己,因为他手底下又没有丛澜沐修竹, 无所谓啊! 于谨:骂骂咧咧。 这个研讨会不只是在讨论规则修订后都有什么内容,还对ISU否决和通过的提案做了分析,研究了一下他们的倾向。 为什么这个可以通过,为什么那个就不行,这些都是态度的。 家长不会挑食,因为他们买的就是自己爱吃的。 所以最后,挑食的只有小孩子。 于谨从GOE和BV入手,去分析这个新制度会对运动员、对大家造成什么影响,再深挖背后的ISU的意思,目的是想引导教练员们不要只看浅层,多学学,多进步。 教练也得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啊! 运动员的成绩不是只靠其天赋和努力就行,教练废物,哪怕一个丛澜塞他手里,也得给练废了。 国内很缺教练,最缺的是优秀教练。 张简方知道这点,于谨也知道。 要不然干嘛每年花这么多钱,请全国上下的教练们随着青训营一起学习? 冰协钱多烧得慌吗? 于谨:“队友带不动,烦。” 一场会开了五个小时,他跟丁教练邝玉海等人累得够呛,一堆人还不接受,觉得是于谨没事找事。 “我以为来这里就是转转,看看,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多事儿。” “他说那么多跟我有关系吗?我带的人又比不了国际赛!” “省队连送出去比B级赛的钱都没,轮也轮不到我啊!” 屋外走道上传来高低起伏的声音,听上去不是很友好。 里面的两人循声望了过去。 丛澜:“哇哦,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。” 于谨:“别骂了别骂了。” 丛澜给他建议:“你找领队录视频吧,解析新规则,做成中文版和英文版,分集对外播放。” 如果有的教练态度是不在意的话,那,运动员总不会这样吧? 但孩子们是没有机会得到于谨他们这群人的教学的,也不可能都拉到基地来训练。 再者就是,从十岁到二十岁,这一年龄段的人太多了。 丛澜:“可以督促一下家长,很多冰娃的父母都特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,他们会格外喜欢来自国家队主教练的教学视频的。” 到时候孩子们不想看,家长也会逼着看。 甚至,懂一点技术的家长会翻来覆去地看。 加一个英文版的翻译,放到外网,也是表明中国冰协态度的意思。 其实这次开会,尽管知道面对着的不只是自己人,八成有反对张简方、反对于谨的,但衡量过后,于谨丁教练还是决定按照原本的想法来设计内容。 就像是他们两人阐述的“BV降低了,GOE高了,带来的后果是不利的”这一条,冰迷之间有人意识到了,教练之间也是,不过他们没有掰开了揉碎了去探讨。 这一点是没必要对外人讲的,于谨大可以直接说结论,而不是用丛澜举例。 他举例,造成的影响或许是有人腹诽,“啊对对对,就你们丛澜一直吃亏,就你们的人是最委屈的”,再对外一说,只要匿名顶着“业内人士”的形容词,到时候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。 更别说于谨是分析了整个规则的,后面还有一堆复杂繁琐的内容。 男单的自由滑从四分半缩减到四分、P分的标准再度细化等等,这些猛地一看是很不错的修改,实际上按照ISU的执行能力,并不会如此。 所以才要分析和挖掘。 然则,他推心置腹,别人不见得会接受。 于谨恍然大悟:“对哦,还可以这样做。” 冰协之前录制过队内成员的基础技术动作教学视频,教练们也参与了进去,收到了很好的评价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