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15小说网 > 未来科幻 > 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> 分卷阅读740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740(1 / 1)

——冬奥是什么?花滑就是滑冰吗?她们不觉得冷吗? ——还有冬季奥运会啊? 重复的问题,不同的人群,冰雪运动到底还是太小众。 花滑宣传组的詹吟见这是一个好时机,立刻薅组员线上加班,并对接商务组联系已经签约的品牌方跟进后续宣传,结果姜意那边忙得很,她接到了一堆想约丛澜的电话,只能让手下人去跟詹吟联络。 褚晓彤趴在医务室的床上,听着外面奔走的脚步声,好奇地问:“怎么了?” 康复师下手很重,她说完这句话后闷哼了一声。 康复师:“估计又有什么情况了吧!” 褚晓彤想了想:“那八成是丛澜的。” 能造成队内一片混乱的,除了丛澜也没其他人了。 “我手机充好电了吗?我要看!”褚晓彤反手朝着空中张牙舞爪的,“快点快点!” 康复师无奈:“就不能闭上眼睛休息会儿?” 褚晓彤叫苦:“你试试你自己的手劲儿?姐,你以前是在骨科的吧?” 康复师:“哼哼。” 不等褚晓彤拿到手机,她就听见了外面的吵嚷声。 一开始还有点远,两三秒后就变得近了一些,也就更能听得清楚了。 “新纪录?”她瞪大眼睛,眉毛随之上扬,整个人想扑腾起来结果被康复师给按下了,“又新纪录了?哎哎我就说这个短节目编得好,一出马那就是一大片!” 她bangbang地砸趴着的病床架子:“绝杀!《风暴》就是绝杀!” 康复师被她吵得脑袋疼:“你可给我消停会儿吧!这动静搞得我怎么了你似的。” 外面恰好有一人拧开了医务室的门,探头进来,一脸紧张:“怎么了是谁脑袋被卡门缝了吗?” 顺带着飘进来了不知道谁吼的“澜神不愧是澜神”。 褚晓彤:“……” 康复师:“……” 门口的人:“咦。” 褚晓彤怒喝:“鄢珈跃你给老娘滚蛋!” 鄢珈跃笑嘻嘻的:“我听着就像是你的动静。” 康复师莫名其妙地被塞了一嘴狗粮。 各个省队里,不分项目的,这个夜晚无人可以入眠。他们的训练时间本就不是只在白天,轮到晚上的这群人更振奋了,一个个的恨不能立刻出去狂嚎。 曾经跟丛澜一起到新疆参加比赛的孙采薇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师兄转身跑上冰面,就着没脱的冰鞋,来了个风驰电掣的冰上速跑。 这个速度,怎么说呢,她教练要是瞅见的话,说不准会劝他转行去隔壁短道(bushi)。 “她是我们的丛澜啊!” “澜神威武霸气!” “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木有!” 女单又如何? 其他三个项目又如何? 对外展示的都是中华儿女的风采,丛澜就代表着他们大家,他们是一个整体。 孙采薇:“好强啊!” 她摸着自己的心脏,感受着剧烈的心跳声。 好像没有什么时候,比现在更能体会丛澜的强大与可怕了。 可丛澜是自己人。 想到这里,孙采薇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。 花滑运动员比普通人更深刻地认知到丛澜和《风暴》的恐怖程度,如何在赛场上将节目表现得尽善尽美,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。 也许太多的人没有办法做到,也许有的人压根就不想费力去做,但所有人都承认,能做到的选手是最强大的。 狂欢的冰迷里极大多数人是无法感受到这份“强大”的,他们兴奋的点在于丛澜clean了、丛澜90+了、丛澜破纪录了、风暴又一个纪录在手了…… 就算有人提到,丛澜这番表现已经超越了正常选手的水准,大家也只是浅显地表示赞同,而不能去真正体悟这句话内里的深刻含义。 不少媒体方都去采访了在现场的专业人士,教练也好运动员也罢,不约而同地问出了同一个问题——你对丛澜这场短节目如何看? 如何看? 稍后比完赛的天草梨绘苦笑,她佩服地连连点头:“已经超过了我所能追逐的视线范围,对,我一直想追上丛澜,尽管我知道这很难。以前还可以望其项背,但现在,我连她的影子都看不见了。” 退役的星野晴奈在推特上发言,说道:花滑史上人类之瑰宝。 日语的措辞一向有些让人起鸡皮疙瘩,她一句话就将丛澜放到了最高处。 丛澜粉丝以为会有人来骂,结果没等到黑子,倒是先等来了很多其他运动员。 有在役的,比如养伤的娜塔莉,她说,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,这场比赛都是绝佳,毫无挑剔可言; 有退役当解说的,比如6.0打分时代某个得到了三次世锦赛冠军的男单前辈,他说,我想知道为什么P分居然不是满的? 有作为教练的,比如曾经的冬奥冠军,男单也好女单也罢双人冰舞都没有吝啬对丛澜的赞美。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是第二波热度时刚比完赛的莉莉娅。 她一向是敢说敢表白,数次在媒体的镜头前真诚夸赞丛澜。 “我知道破纪录了,当时我在后台没有看到现场,但我听见了声音。”莉莉娅并不介意在自己的短节目赛后,于混采区被问到关于丛澜的问题。 她那个时候在热身等待出场,不过前后场并不怎么隔音,观众席热闹得就差掀翻整座体育馆的天花板了,莉莉娅又怎么可能没注意到? “如果可以的话,”莉莉娅以痴心妄想的语气说道,“我愿意用我一整个花滑生涯,来换这么一场完美的比赛表现。” 此言一出,面前的数位采访者瞪大了眼睛。 要、要玩这么大吗? 莉莉娅耸肩:“拜托,这可是《风暴》啊!” 神迹一样的曲目,神一样的比赛轨迹。 “你知道在比赛场上有这样的表现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吗?”莉莉娅没忍住,“先不说娴熟的技术了,丛澜不管跳跃滑行还是旋转都是女单里数一数二的,赛场瞬息万变,不是你想、你熟练度上去了,就能做到这样的表现。从技术到心态,到对待花滑的认真、今天的冰面、她比赛时的运气,也许还有她的整个人生经历、艺术熏陶,十九年才造就了这样的丛澜,从而有了这样的《风暴》。” 她说:“不仅仅是世界纪录这么简单。” 一场比赛,远不止是它所展现出来的表面那么简单。 一位记者询问:“你认为,会有人复刻出这样的成绩吗?每一场都clean,每一场都破纪录?” 莉莉娅笃定地道:“或许有,但它仍然不会是《风暴》。” 分数很重要,却不是唯一。 就像丛澜在2013赛季时候的《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