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3A3T和313连跳,合乐时做得还不错,但后来又练习的时候反而摔了两个。 做313时,Euler跳之后差点没接上第三个3S。 身体沉重,用不上力气,起跳没有把握好用力,在建轴方面也有点不知所措,于是要么用力过多,要么力气不够。 旁人看她接二连三地摔,看呆了。 【LL是怎么了,为什么一直在摔】 【星野好猛,op的四个3A全成了,3A3T倒是摔了,她这个跳好像是新练的,fs里放的应该是3A2Lo吧】 【澜妹看着不对啊,她滑行好笨,一直在收着滑】 【跳跃也不行,高度都没上去】 【我疯了,我本来开开心心等着看LL夺冠的,这是怎么回事?昨儿不还跟晓彤在观众席给易儒安凝思他们扔礼物?】 【我们LL到底是怎么了,我好担心啊】 紧跟赛事的讨论帖里,原先大家一起喜气洋洋展望丛澜夺冠,简直以为这事儿板上钉钉。 他们说这是冬奥赛事的预热,看着丛澜拿第一,就等于提前演习冬奥了。 只一日,事态急转直下,今天的丛澜陌生得众人没有见过似的。 帖子里顿时全变成了对丛澜的担忧,以及询问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。 有人猜测是不是冰面问题,但其他选手没有这么大反应;有人问是不是丛澜吃坏肚子了,这个受到了许多人的“+1”;也有人推测丛澜是不是病了,所以才影响到发挥的…… 说什么的都有,很快,瞬间活跃起来留言的大家将这个帖子翻了十页,到最后还是没找到答案。 现场,观众们更是在丛澜每一次跳跃失败之后,都奋力鼓掌,为她打气加油。 于谨看得心焦,趁着丛澜滑过来的时候跟她讲解,丛澜没什么表情,嗯嗯地点着头,然后转身离开。 过了几分钟,于谨看着她慢慢稳定下来,才觉得自己终于不用吃速效救心丸了。 这颗老父亲的心啊! 其他教练当然也能看出丛澜的情况,心里顿时有数,身为对手的教练,他们乐开了花。 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状态不佳,这对己方来说是难得的机会。 阿列克谢笑着看向V仙,叮嘱:“只要你稳住,就赢了。” 对待娜塔莉,他也是这么说的。 临下场,褚晓彤滑到丛澜身边,担忧地问她怎么样。 丛澜叉腰站着,脚下踢了踢冰面上的碎渣,肩膀微微垮塌:“还活着。” 褚晓彤:“……” 这个说法好熟悉啊! 这不就是自己以前回答丛澜时候的说辞吗! 她哭笑不得:“我看你后来的跳跃还不错,但你真的不换难度吗?” 丛澜的左手用力抓了一把自己的腰,想转移一下疼痛。 “不用,差不多把握住了。”她点点头,“我觉得我能行。” 交谈间,其他四人已经全部下了冰,二人见状赶忙跟上。 “你自己有数就好。”褚晓彤单手扶着围栏,右手给自己扣冰刀套。 丛澜打了个哈欠:“嗯。” · 下午,丛澜回酒店休息,快到比赛时间,她提前来场馆做热身。 相比OP那会儿,丛澜的脸色又好了一点。 对于众人的关心,丛澜一向以“还行”回答,不好不坏,让人摸不清楚。 其实她很难受。 身体沉,反应钝,肚子疼。 偏偏吃不了止痛药,肠胃还不舒服,困得要死,哪怕睡了一天,依然犯困。 丛澜捂着肚子揉了揉,只觉得生理期这种存在,是女性天敌。 好在运动的时候能转移一下注意力,也能稍微减轻点疼痛,算是好的一面吧。 丛澜拿着跳绳去过道上找了个位置,于谨拉了个凳子坐在屋子里等待。 自由滑按照短节目倒序出场,丛澜最后一位。 这让于谨有点开心,他打算看之前的几人发挥情况,再来决定要不要让丛澜降低难度。 这跟上午说的不是一个情况。那会儿考虑的是纸面BV,现在要看的是现场发挥。 如果前面的人发挥不怎么样的话,求稳当然要现改配置。 于谨:“说到底,我们要的还是冠军。” 他之前想算分改难度,为的也是冠军。 丛澜不想直接改,要上原配置,为的同样是冠军。 两手准备,肯定没错。 焦急等待丛澜再次出现的人们,终于在六练上见到了她。 国内论坛: 【人呢出来了吗?】 【来了来了,说是状态比上午要好,试了个4T落冰了,还练了个4T2T】 【一个3A一个3A3T,也都没问题】 【那就好,我放心了】 很快六练,很快结束,E仙留到场上,其余人回了后台。 丛澜在地上来回走动,避免自己的身体冷下来。 于谨找了个显示屏,去观察前面五个人的现场。 谁都想clean,谁都想有完美发挥,但这种事情不是想想就行的。 前天短节目,六人几乎个个满血,除了E仙失误过大,其他人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,看客们也很满足,大呼过瘾。 今日自由滑,时长多技术动作多,难度增长,还全要上3A,这在侧面也提升了女单们的失误率。 男单clean的次数没有女单多,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难度配置要高出一截,现在短节目和自由滑里不上四周跳,就进不来前三。 丛澜卷着女单练起了3A,所有人都默认,索契冬奥没有3A拿不了冠军,甚至可能上不了领奖台。 所以很多女单都在练这个跳跃。 今年的JGPF上,十三四岁的新一批小女单里,有两人的3A跳得还不错。 她们身体未发育,轴细,转速快,出3A比成年组的女单要简单一些,而且可以用到新技术,是从丛澜身上扒拉下来的。 而成年组这里,星野晴奈与V仙等人都不得不承认的是,为了练习3A,她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反而使得另外的跳跃、步法、旋转等缺少了本该有的练习时长,影响到了技术的稳定度。 但三周半的残酷在于,这不是付出努力就能练出来的,就能稳定下来的。 就像丛澜练四周一样,她用了一年多才敢放上赛场,星野等人迫于无奈直接将3A放进配置里,不得不说,这是一场赌博。 输赢未知,不晓结果。 丛澜没将希望寄托在其他选手失误上,于谨也不是这样的人。 或许师徒能配对搭档成功,在某些个性上,两人确实是一致的,哪怕到了现在,他们照样如此。 于谨盯着转播前场赛况的屏幕,目不转睛,心里没有想着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