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施压,要求正视对丛澜的打分。 马上要索契了,再这么搞,孩子心态都得搞崩掉。 张简方风风火火:“妈的肯定是故意的。” · 江乐心、邱司桐他们,正在对外撕逼。 准确来讲,应该是出墙送温暖。 运动项目虽然说是无国界,热爱的是项目本身,但其实颁奖典礼中的升国旗仪式这一点,本身就有着明显的代表性。 江乐心他们因为丛澜的技术好喜欢她,但在最初,是因为她是自家崽子,所以才喜欢的。 后来更偏爱了而已。 这也就说明,很多人是会因为国籍关系,对某个、某些运动员天然产生好感或者恶感。 讨厌丛澜的不在少数。 她的第二站短节目分数一出,瞬间就有人仿佛抓到了把柄一般,扬眉吐气起来。 【shdueg:上半个月还在三破世界纪录,打出来了历史第一人的名头,今天比赛就现了原形,就这水平?果然啊,也就是coc主场发了大水,才能浇出来那么水的成绩,真为其他女单感到不值】 【alww:我看这个打分就很好,终于回到了正常的水平,凭什么丛澜的GOE加分那么多?她的跳跃又没好到哪里去!滑行也那么的烂】 【elwq:这难道不是她的真实水平吗?对比Victoria,她就是个没发育起来的猴子而已,难看死了】 江乐心:“啊啊啊啊啊啊你大爷的你才是猴子你全家都是猴子!睁着眼睛说瞎话!她技术就是女单第一!你有本事你上四周跳啊垃圾!” 她真的是有毛病,非得来外网上找刺激,还得用词典翻译了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。 “澜澜就算被压分也比其他人强多了!”江乐心愤怒,“一群什么都不知道的键盘侠!就会在网上逼逼!” 跟这种人生气是气不过来的,但是看着对方得意洋洋的样子,不去争辩,反倒显得她们不占道理似的。 江乐心一边电脑一边手机,嘴里骂骂咧咧,气急败坏地上线跟人杠。 论坛里也有人支招,还给了复制粘贴的内容,有讲道理的正常语气、有跟杠精对骂的不讲理逻辑循环、有表情包气死人不偿命…… 深更半夜,空寂的网络世界突然变得活跃了起来,直到黎明初现,太阳升起,热度都没有回落。 · 一觉无梦,丛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中午了,她伸了个懒腰,看到时间的时候瞬间呆住。 “好家伙,这都睡了十个小时了……”可真够久的。 宋茗茗早就起来了,这会儿不在房间里。 于谨知道丛澜在睡,就没让人喊她。 赛前还有一个自由滑的OP,女单还是最后一场,所以OP也排在了最末。 像是双人,一大早六点多就去场馆做训练了。 一般来讲,赛事当天的OP安排顺序是依照比赛项目的前后,也幸亏女单在后面,不然丛澜就要错过了。 但于谨和领队应该会喊人,毕竟是主管这方面事情的。 “你醒了?刚好,吃点东西,一会儿带你去赛场。”于谨招呼着刚出门的她。 丛澜:“哦。” 双人练完了回来睡回笼觉,起太早了他们累。 丛澜有时候OP时间太早,离下午比赛还有很长一段时间,也会睡一觉,养精蓄锐嘛! 于谨:“昨天反馈了冰面的问题,人数太多,国际滑联的人就让制冰公司检修了,今天的冰会比昨天好一些。” 说到这里,他又顿了顿:“但也或者好不到哪儿去。” 都一群办事不靠谱的人,法国冰协好抠搜搜的,连最重要的冰面都做不好,真是白瞎了那么多人! 丛澜也没抱多大的希望:“去年也没听晓彤说法国站冰面差劲啊?” 于谨:“哦这个啊,可能确实没今年这么差。” 丛澜:“……” 敢情这还自带退步的? 是制冰公司一家独大没有了竞争对手吗? 大概是失望越大希望越大(丛澜:等等是这么说的吗),等到真的踩上了冰面,丛澜反而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了。 行吧,总归是比昨天好一点。 不抱希望,那就真的什么事儿都没了。 于谨想让她自由滑放弃4T,但又想到这是个点冰跳,未必不能出来,所以丛澜打算趁OP时候试试。 如果全摔了,那就不上了。 要是能成,就继续上呗! 丛澜的话很朴素:“你不能说,索契的冰面就不会这样。” 于谨一噎。 冰面糟糕,毁自己家运动员,但更毁别家的啊! 不确定性增加了,万一呢? 再者,冬奥上一向是花滑和短道共用一块冰,要是出现意外的话,转换不及时…… 行吧就又是一个坑。 于谨呢喃:“回去还是得多练。” 争取让丛澜适应各种冰面情况。 花滑的冰面温度在-3℃到-5℃左右最为适宜,要滑行也要跳跃,冰面硬了就打滑碾崩,冰面太软就会让冰刀陷进去不好借力。 但短道速滑不一样,追求速度,要求的是硬冰面,要-5℃到-7℃的冰面温度,与花滑的差异很大。 丛澜喜欢硬冰面,也不是说越硬越好,还是有一个区间范围的。 首体内工作二十余年的师傅们会询问在这里训练的运动员,看看今天的冰是好还是坏。 他们站在场边,听冰刀滑过,看选手跳跃冰痕,就能明白自己今天制出来的冰是否适合。 里面学问很多,丛澜脚下踩了两下,只觉得这个制冰公司的团队,真该回炉重造。 放平心态,已经这么糟糕了,还能糟糕到哪里去呢? · 如果有时光机,丛澜想回到几个小时之前,扇单纯的自己一巴掌。 这个世界上,最不缺的就是更糟糕! 场馆人多、热闹,这些都会使得冰面发生相应的变化,也许不多,但对她们这些选手而言,是至关重要的。 因为跳跃讲究的就是那几乎看不到的细节。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,这句话用在花滑三周四周跳上,真的太合适了! 上午的OP丛澜的跳跃算是七成靠谱吧,试了四个4T也成了一半,所以于谨就打算让丛澜继续放在节目里。 然而,等到了女单自由滑,完全不是那样的。 可能是时间过长,也可能是观众们的热情太高,场地里的温度很高,冰面的质量也就变得更加糟糕了。 自由滑出场顺序是短节目成绩排名的倒序,丛澜第二,也就是倒二出场。 六练时,她刚到前场就觉得不对劲。 这里好像,很暖和? 太可怕了,观众席后排离得远不冷就算了,暖和是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