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2A是13.4分,3Lz2T+3Lz是13.3,还可以多赚0.1分。 珍贵的分数,别说0.1了,0.01都能决出名次。 跟排兵布阵一样,教练需要根据选手的能力,来编排出最大效益。 于是,在接下来的四分钟内,丛澜向大家展现了力与美的究极演出—— 右足向后的外刃结环步后,丛澜接了个左脚的点冰,顺势转体,莫霍克,她在三次后压步以后将滑冰的速度提了上来。 转三、交叉步、夏赛步……一串难度步法之后,在连续的两个转三后,丛澜脚下冰刀变刃,进入了3Lz的弧线。 她在不足两秒的时间内起跳,3Lz3T跃然而出。 落冰后,她用转三滑出,再接外刃大一字,换小跳,继续步伐。 这个连跳很突然,而且没有进行跳跃前减速,就是直接转三后的弧线起跳,转三最后是内刃,变刃之后丛澜起跳时压了个大外刃进3Lz。 花滑的冰刀滑行在方向上分前、后,用刃上分内、外,这样一来,就有四种组合方式。 滑行时候的转体也分逆时针与顺时针。 极少数选手之外,大家的跳跃都是逆时针的,所以用逆时针的转体进入跳跃会更方便一些,如果用顺时针接跳跃,显而易见,难度会提升许多。 而内刃滑行之后变刃,再接外刃3Lz,则是多了一步,同时也等于提高了跳跃的进入难度。 再者,女单在超长待机后起跳,丛澜步法做完随即起跳,减少了3Lz之前的弧线滑行,难度亦提升了不少。 就像是别人需要助跑一段距离去完成三米跳远,丛澜小步迈出直接三米远。 她少了这段“距离”,就可以将这些时间用来做自己的编排舞步,丰富节目内容。 因此,虽然都是用转三接3Lz,难度也是不一样的。 BV大于10分的,被冰迷统成为高级三三,能有这个称呼是因为连跳难度高。 3Lz3T比不上3A3T的难度,可是,3A本身就是女单里的逆天之难,不好这样对比的。 3A之下,3Lz的分值最高。 短节目中,有人幸运地见到了Jr赛场上的第一个3A3T连跳,他们没想到,丛澜居然还能有3Lz3T的技术储备! 这是现今活跃在成年组的一个连跳,因盐湖城女单冠军而出名,她借助这个跳跃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夺冠。 “OMG!” “成年组女单的连跳!” 观众们很惊讶地鼓掌和呐喊,声势几乎要盖过会场的音乐声。 丛澜对此毫无所动。 她知道每一个音符所对应的动作,也能在无声的情况下完全演绎整个自由滑。 她练了上千次,已经牢牢地记住了自由滑的所有细节。 于谨在她第一个连跳里,感受到了丛澜的怒气。 “……还带延迟的吗?”他呢喃。 昨天的生气,你今儿才表现出来啊? 神话中意味着幸福与感官满足的西德尔岛,被德彪西命名为“欢乐岛”的泽西岛,画作与现实,理想与真实,这里是德彪西的逃避之所。 要选择哪一段乐章,是丛澜与音效剪辑师和编舞师探讨十数次后的结果。 前奏温和优雅,源自利迪亚的颤音被标注为华彩乐段。 丛澜在一串轻巧的刀齿步后接了个落叶跳,落地后旋即接连两个捻转步,她手臂的舞蹈动作轻盈舒展,如果冰面冻到起雾的话,就如在仙宫蹁跹婀娜了。 旋律稍微向外,轻快抒情,仿佛正在通往宽阔的自由之路。 右后内变右前内,她的这个内勾滑得特别大,就像是滑出来了半个圆形,丛澜俯身向下,手指牵引而起,于是上半身远离了冰面。 脚下变刃,依然是右脚,自刚才的右前内换作右后内,那么,一个与刚才的内勾同样大小圆润的外勾就出现了。 音符跳动很快,她脚下的动作跟随着,手腕、手臂、上半身以及浮腿(左腿)依次舞蹈,契合着节奏,让人赏心悦目。 在又一个外勾变内勾时,丛澜的左腿高高抬起,做了一个踢腿,潇洒有力。 紧接着是3Lo,丛澜用了两个乔克塔进入,滑出后接了转三和小兔跳。 在国际滑联规定的难度步法之外,其实还有很多小的、可爱的步法,丛澜在日常中练过一些,无聊的话也会学学,放松好玩也能使得训练有趣。 落叶跳、小兔跳,都是这类。 这些虽然不会算进难度里,但可以丰富节目内容。 于谨能看出丛澜在生气,是因为她跟以往的状态相差甚大,连动作的力度都有所改变。 不是变形,相反,是一种很好的力度。 她像是在说:看看吧,看看你们的给分究竟配得上我的演绎吗?! 之后是一个跳接燕式转,丛澜用的是反仰燕姿态,接变化后的甜甜圈姿态,最后以一个简单的单足直立转结束了整个旋转。 交叉小跳后,她以内勾步滑出。 强音响亮,快速的推进中,活泼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。 丛澜的3S稳稳落冰,在变刃的情况下未曾放下浮腿,她甚至接了一个简短的燕式。 风车转的难度姿态进入,基本燕式后,下蹲进入shoot the duck姿态的蹲踞转,换足起身接提刀燕式转,最后是I字转结束。 一个换足联合转就完成啦! 时间进入后半,1.1倍数的跳跃加分时间,到了。 滑行中的丛澜微不可查地舒了一口气。 她觉着胃部有点难受,刚才不小心吸了口凉气,卡着了。 如何安排体力、如何控制呼吸,这是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一直在学习的。 但难免有意外发生。 丛澜淡定地想着:要死要死要死!!! 本来在3A3T前有一段难度步法,考虑到现在的情况,她选择了果断放弃。 两个压步过后,丛澜改成了自己很少做的长时间弧线滑行,准备进入阿克塞克跳。 不管对于男单还是女单来说,以长时间弧线进入跳跃,是很常见的选择。 这是个基础滑行的步法,就是单足滑行出一段距离,另一只脚抬起远离冰面。 与丛澜习惯的转三莫霍克括弧步外勾等难度步法交替进入相比,这段弧线在观感上显得空虚了许多。 就像是看着一个人无所事事地滑过十几米的距离,没有转体、没有变换步法,空空如也。 七个跳跃,如果有一半的进入姿态是类似这样的长弧线的话,整个节目就会是“滑行-跳跃-滑行-跳跃”,便是俗称的“蹦蹦滑”了。 男单在四周跳前就这样,因为跳跃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,落冰之前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