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月光”成为了这首乐曲的俗名。 贝多芬亦是道, 这好像一首幻想曲。 曲子定下了, 找了编舞,丛澜为了自己的正式比赛,做了很充分的准备。 这可是, 自己的世界里, 真正的自己要参加的第一场比赛啊! 丛澜很是期待。 节目编排上, 技术动作部分, 除了旋转滑行衔接以外, 跳跃是重中之重。 国内赛分组进行,成年组(Sr)和青少年组(Jr)。 丛澜现在在国家队,可以跨组别参赛。 这几个月来, 于谨对她的技术难度也是看在眼里的, 就直接给丛澜报了成年组, 不让她去刺激那些Jr的小妹妹们了。 会3A的大佬,就该直面Sr的凶残! ——虽然国内赛一点都不凶。 问题又来了, 要不要放3A? 丛澜:“放啊!为什么不放!” 于谨无语:“你可真是……初生牛犊不怕虎啊!” Sr的女单短节目里可以放3A单跳, 但是ISU规定, Jr的短节目是不允许有3A单跳的。 但话没说死,连跳可以出现。 意思大概就是:我知道你们不行, 所以我给漏了个缝,有本事你们就来试试。 可能是几个赛季以来没有青少组女单能出3A,连成年组的3A都不多见,ISU勇气太旺盛了。 正好,丛澜可以利用这条规则,把3A连跳塞到自己的节目里去。 于谨:“单跳都不稳定,连跳的话岂不是……” 需要挑战这么高难度吗? 丛澜很乐意,于谨却有点纠结。 老黄接到电话后气笑了:“小姑娘都比你胆子大!不练兵能出经验吗?藏着掖着有什么?今年丛澜就能参加国内赛罢了!她缺国内赛冠军吗?想要的话以后还不都是?” 老黄啪地一声拍了桌子,这边的于谨吓了一跳。 于谨:“老师,丛澜的三周半确实成功率不错,都能到三四成了,我很高兴,但……” 老黄:“她才12,至少有十年要从事花滑这个行业,国内赛的女单竞争性你也知道,完全没压力。于谨,你要看的是未来,是明年,是索契冬奥!” 一句话把他砸醒了。 于谨麻溜地同意了此事,跟丛澜协商:“我们按照青少组的规矩来,今年你参赛是成年组,但我们不放单跳。” 丛澜跟他击掌:“好啊!” 正如我意! 跨组别了就要按照Sr的来做,丛澜的单跳3A限制就解开了。但明年参加国际赛的话,她还是个Jr小女单,只能上2A。 于谨想让丛澜趁着今年国内赛的机会多试试,早些熟悉赛场。 毕竟,训练与比赛的氛围完全不同,赛场上是很紧张的,这种环境里失误的可能性也会急剧增高。 放下了纠结的于谨很快确定了3A的连跳种类:3A2T。 训练中丛澜出过几次3A3T,熟练程度不足以放到比赛中,32连跳也很不错。 3Lo,3A2T,2A,这是丛澜的三个跳跃。 太冒险了,这个方案一出来,队内的其他教练都不赞同地望着于谨。 “你疯了吗?小孩子莽撞你还不懂吗?3A2T放进去,摔了没连上第二跳就没分了!” “我是看到丛澜出了3A,但于谨,第一次参加比赛,还是稳着来吧?” “她自由滑放一个3A不就成了吗?短节目作什么死啊!” Jr不认3A单跳,3A2T要是后者没连上,第一跳无效,丛澜会丢失很大一部分的技术分值。 于谨:“我知道,我有打算。” 连总教练张简方都在百忙之中找了于谨过来,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。 但最后到底是这样定下来了。 不过于谨和丛澜还是商量过备选方案的,根据比赛情况不同,如果3A2T第一跳摔倒了要怎么办,如果3A成了但是2T没接上又要怎么办…… 等等的。 比赛时,谁都说不准会发生什么,备案要先做好。 丛澜挺自信的:“放心吧!” 于谨忧心忡忡:“放不下。” 这怎么还没一年,我就开始忧愁了呢? 以前带的学生也不这样啊! 丛澜:“嘿嘿,你就当我年少轻狂~” 于谨:“我当你是个小屁孩不知道害怕。” 说这话的时候他带着欣慰。 花滑赛场上,不怕无惧无畏,怕的是焦虑、胆怯、不安。 丛澜不只是生日适合花滑女单,她的性格更是适合。 于谨低声:“也许这天底下最该学花滑的,就是你了。” · 借助贝多芬的《月光奏鸣曲》,在两分四十七秒的时间里,丛澜将月光洒在了整个冰场。 考斯滕是奶奶和妈妈做的,丛澜画了手稿。 在极浅的蓝紫底色上,水钻构成了流动的月华,一道又一道,深深浅浅的雪青色和白色蓝色交相辉映,依着成线形的水钻,最终完美地呈现了夜晚月光照射在雪地上的清冽。 左斜肩的设计,镂空部分被肉色布料补齐,尺寸恰好地包裹住了丛澜,没有一丝的空余。 肩膀到衣袖处是渐变过渡的色彩,上面错落地流动着月光; 手腕处颜色加深,配套的手套以更深一些的蓝紫色轻纱缝制而成,色彩饱和度偏高,但隐约露出的肤质本色恰好地中和了它。 丛澜滑动间,裙摆飞扬,三层轻纱依次加深,最下面的颜色铺就了底蕴。 一身的水钻,不断闪烁着,让人目不转睛。 六月份的时候,丛澜给自己加了每周两节的芭蕾舞课程,同桌黄诗睿给她的联系方式,那个培训班是三位老师创办的,综合比较下来很适合丛澜。 上的都是基础课,小班教学,一堂课5~7人左右,一周两次,练的都是基本功。 国家队这边,其实也会给运动员们联系舞蹈老师。 街舞、国标、芭蕾等等都有,还会打包大家去舞蹈学院那里上课。 但跟丛澜想要练的不一样,而且她刚好错过了上次的集训课,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外出找芭蕾培训班了。 两个多月下来,成果斐然,丛澜演出的体态改善了很多,举手投足间都多了一股优雅。 艺术不分家,控制和重心转换上,芭蕾与花滑不谋而合。 琴声慢陈,空旷的场地内响起了轻柔舒缓的钢琴声,第一乐章的三连音不断流出。 丛澜右足外刃滑行,契合着音乐,转三后接了一个乔克塔,而后括弧步,身姿轻盈,脚下动作干脆利落,上半身配合着姣好的姿态。 乔克塔接外勾步,连续两个转三,这时音乐细致沉静,带着微微的忧郁,丛澜舒展手臂,脚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