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15小说网 > 未来科幻 > 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> 分卷阅读22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22(1 / 1)

直接到国家队的训练馆上课,还能顺便把入队测试给做了。 于谨:“不管谁带,她总归是要入队的。” 要么是国青队队员,要么直接进国家队一组。 不过女单这边的队员数量少,进了就是一组,因为只有一个组。 双人滑那里倒是有三个组别,毕竟二月的冬奥得到了双人滑金牌,很多家长闻风赶来,让孩子练双人的增加了好几倍。 方晨已经跟体总签了合约,她有点急,能找到的青少年组女单都扒拉干净了,就差丛澜这一个。 所以,于谨这么一讲,方晨立刻就应了下来。 方晨盘算着:“现在是五月底,等到七月份她刚好入队,这两个月她得考试吧?” 于谨:“嗯,不过这个放心,她成绩很不错,一直是第一。” 方晨:“她以后还是半天上课半天训练?不考虑直接读个体校吗?这样的话等到之后,学业会很吃力吧?” 一旦到了比赛季,九月开始截止到来年的三月底,几乎是要连轴转。 青少年组的赛事还少一些,成年组的话会多出来好几个。 休赛季虽说是给运动员们修整训练用的,实则事情也不少,冰演、新赛季长短节目的编排、新动作的学习等等。 这么一算,丛澜的两个学期在校时间,加起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攒够一个月。 初三要考高中,高中课业又重,现在她能顾得过来,那以后呢? 花样滑冰这个项目的运动员就算是得了全国前三的奖项,是一级运动员,在保送大学方面也没什么便利,一般也只能去一些体育类的大学,综合性大学没多大希望。 主要是这类学校不收花滑科目的,原因也简单,花滑的赛事成绩不怎么样,比不上现今正火热的跳水队。 两人站在场边,不知不觉地开始为丛澜以后的路担忧起来。 女单的在役期太短了,如果说男单可以二十五六退役,那么女单也就是二十一二左右,等到后期技术上不去,新的小女单冲出来,这种落差是很难忍受的。 二十岁的年纪,刚好是一个人最向上、充满无限可能的时期。 读书正好,特别是成绩本就优异的丛澜。 于谨摇摇头:“我看她的意思是不会转体校。” 方晨一想也是,学习成绩好,等高三了考个好大学,到时候女单也差不多该退役了。 “行吧,那她以后的训练时间得注意一下。但也不能因为学习,影响到专项训练。”方晨道。 她沉思着,打算回头问一问队里能不能给丛澜支个补课费,联系老师给丛澜补个课,等高三了就可以找找新到五道口的学生来传授一下经验。 方晨越想越觉得靠谱,这样的话,丛澜的文化课不会被落下,女单这边也不会出问题。 实在不行,冬运中心不是有进来跟组的调研学生吗?就算是体校的,教个初中生总没问题吧? 于谨也想到了这一点,两人对视一眼,发现彼此都若有所思,一愣后,蓦地一笑。 方晨:“考试?” 于谨:“补课?” 这么一对,俩人忍不住地笑出了声。 方晨:“那就等着她入队了。” 于谨:“确实。” 总教练路过,听得一阵无语。 这个叫丛澜的女娃娃到底是什么样子,让这两人如此笃定? 本来想让人当下第三方做个测试监督,这会儿,总教练意有所动,决定那天要是有空的话就来看看。 · 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的训练地址是首都体育馆,隔壁就是动物园。 丛澜跟老师请了假,下午的课全都不上了,她爸妈送孩子到了首体。 于谨在门口接人,很是热情:“来啦?” 丛凛挺兴奋的,有一种送孩子来高考的感觉。 郁红叶想了想,觉得他小声跟自己说的这个形容很正确。 不过她认为,她姑娘最棒,肯定能考上。 丛凛表示了赞同。 在旁边虽然跟于谨在聊天,但实际上耳聪目明听到了夫妻俩悄悄话的全部内容的丛澜:“……” 爸妈你俩真的是够了。 正如于谨所言,这个测试很简单,主要就是看丛澜的基础技术动作,她把自己的五种三周拿出来,就可以进国青队了。 再来个3A的话,起码队内是无敌的,因为一姐至今没办法出3A,只在训练时候落冰过一次,还直接摔到了冰上。 故而,对于她通过测试直接入队一事,于谨和方晨都没有任何的异议。 两人紧张的还是选教练这件重头戏。 花样滑冰跟其他的项目不太一样,有的运动员会直接带着自己的教练从地方到国家队,一直陪伴十多年都是很可能的。 频繁换教练对运动员本身也不好。 丛澜这种天才,很难想象她居然没有固定的教练。 方晨跟于谨聊天的时候,喟叹无比。 于谨浅笑着低头。 他想起来老黄那日晚上跟他说的那些话。 老黄:“怎么就舍得放手呢?我真是想不明白。” 他拍桌:“要是我早十年遇到这样的好苗子,我说什么都要好好带她!” 于谨听了老师的吐槽,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那个教练不带啊?” 哪怕是丛澜要来北京,他也可以跟过来啊,只要全国赛出了名头,绝对能进国家队。 那教练也就顺势入职了。 老黄顿了顿,看着他,这眼神让于谨莫名。 于谨:“啊?” 老黄:“我给人去了个电话,人家回答我,教不了了,怕耽误孩子。” 于谨:“……” 老黄:“她需要一个更好的队伍,从教练到医疗、康复、体能……于谨你明白吗?紫微星是偶然的,如何让这颗星星一直亮起来,是我们这些人要思考和努力的。” 谁不想要紫微星? 俄罗斯上两个赛季出现了两个,日本那里也有个会跳3A的,欧美向来是把ISU当自家后花园,水分先不说,人才也没断档过。 几十个国家里,起起落落,谁都能轮上一个。 老黄:“我们也有,但她已经退役十余年,在这段周期内,我们的女单没有能出成绩的。” 单人滑不是没有过希望,可是,世锦金以后,前一姐退役以后,一切都消失了。 于谨这段时间也在问自己:我配吗?我能当丛澜的教练吗? 说实话他并不清楚,想要这样的好学生,可他又担心教不好,影响了她。 不过,于谨还是想争取一下。 老黄跟丛澜的合作很愉快,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两个月,却让他兴起了“遗憾”之情。 之所以没有继续当丛澜教练,是因为老黄身体不太好,在俱乐部带带孩子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