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脱下一切身份和伪装,孤零零地面对蒸腾的白雾与湿透的自己。 这应该是他一个人的圣地。可他不仅让伊雷闯了进来,还让对方跨过了那条不可侵犯的边界。 而他发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愫不是厌恶也不是排斥,却是温暖的时候,就意识到自己已经完了。 这份不受控制的炙热、毫无理由的信任以及莫名其妙的接纳,世间向来只有一种语言可以形容。 喜欢,或者说爱。 ◇ 第43章 “你在乎。” 雪莱伸出手圈住伊雷的脖子,向下勾了一把,对方毫无防备地顺着他的力道低头,然后雪莱就吻了上去。 这是个伊雷预料之外的亲吻。 温热的水流毫不客气地从他头顶洒下,把他的头发完全打湿,又顺着往下流,身上的衣服也一并全都遭殃。 水珠从雪莱的脸颊上滑落,轻盈地拂过他们彼此相贴的唇畔。他没有闭眼,纤长的睫毛轻颤,蓝色的双瞳就在那样近的距离直勾勾地望进他的眼底。 充溢着水雾的狭窄房间里,一缕淡淡的花香幽幽飘散出来,然后愈发浓烈。 主动释放信息素的Omega,只有一个意思。 伊雷的胸口被点了一把火焰,他反手捏住雪莱的肩膀,把他往墙壁上一按。 水一直流,不断敲打在瓷砖上,蒸腾起暧昧的水雾,迷得人视野模糊。 快要窒息的时候,伊雷终于放开了雪莱。后者靠在墙上大口喘息,散乱的发丝遮住半只眼睛。 “你真的……”雪莱抬起头,喘息着发出感慨,“该洗澡了。” 伊雷又好气又好笑,后退两步开始解早就湿透了的衬衫纽扣,“本来就打算洗了,谁叫你占这么长时间浴室。” 雪莱勾了勾唇角,慵懒地把手臂搭在伊雷的肩膀上,“一起吧,反正地方够大。”- 第二天一早,伊雷就陪雪莱在城里四处打听汽车的事情。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,他们到处问了一大圈,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。 不是杜哈特没有人开车,也不是没人愿意卖车,而是这座城市的居民对陌生的外来人有着很大的敌意,无论他们怎么询问,得到的也往往只有含糊其辞和踢皮球式的回答。 “这你们得去问交易局,有意愿交易的居民信息都登记在那边。”餐馆老板一边用油乎乎的抹布擦盘子一边说。 “交易局在南特。”雪莱定定地看着店老板。 “对啊。”店老板漫不经心地说,“你就寄信过去嘛,告诉他们你想在杜哈特买一辆车,让他们把你的信息登记下来,这样有人想卖车的时候就会联系到你了。” “那得要多久?”伊雷问。 店老板想了想说,“把信寄过去至少要一个礼拜吧,他们审核信息的时间大概得花十五天到一个月,然后再给你寄信回复……” “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吗?”雪莱打断他问。 店老板耸了耸肩,“直接去交易局登记也行,路上花半个月,登记再花半个月……” 伊雷皱起眉头,拉起雪莱的手就走了出去。 户外阳光正好,只是气温太低,灿烂的阳光洒在下了一夜的厚厚积雪上,脚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,压出一个深坑。 “还问吗?”伊雷看向雪莱。 即使是不愿意轻言放弃的雪莱也不得不承认,继续问下去多半也不会有太大收获。何况今天到处都是积雪,交通本来就不方便,他的脚趾现在已经快要冻僵了。 他连话都不想说,声音里满是疲惫,抬脚就要往火车站走,“要不我还是去把火车买下来吧。” “有那钱给我多发点工资行不行?”伊雷把他拽回来。 雪莱长叹一口气。 枝头上的积雪簌簌地掉落下来,惊飞了一只乌鸦,那黑漆漆的鸟边飞边叫,还往他们面前的雪地上拉了一摊鸟屎。 “一群狗东西,没一个肯帮忙的。”伊雷往雪地里啐了口痰,“要是通信网络还在,根本犯不着求他们,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完事了。现在办什么事都得写信,这也写信那也写信,动不动就一两个月耗进去,简直烦死人。” “如果网络还在,连电话都不用打,在软件上发个交易贴就可以。”雪莱说,“用不了五分钟数据系统就会给你匹配到合适的买家,十分钟之内就能敲定交易。” 伊雷愣了一下,看向雪莱,“还能这样?” 这句反问把雪莱给问笑了,“你不知道吗?” “不知道。”伊雷老老实实地说,“从来没用过。” “你以前都用什么牌子的手机啊?”雪莱问,“没用过曼塔吗?曼塔科技在数据流系统上是全世界最领先的。” “你们家的机子太贵了,买不起。”伊雷说,“我的手机都是卡洛琳淘汰下来的,凡亚斯,还有罗克……” 雪莱瞪大眼睛看他,“这两个牌子不是翻盖机吗?” “翻盖机怎么了,瞧不起翻盖机啊?我告诉你,翻盖机可是很好用的!”伊雷提高音量,掰着手指头细数它的优点,“性价比高,续航时间长,抗造得不得了就算砸地上也不会摔坏。而且该有的功能它哪样也不少啊,能打电话能发短信,还能照相。你说智能机能比它多多少功能,不就能上网能看视频吗?价格贵出几十倍!” “……”雪莱眨了眨眼,“能享受全网个性化数据推荐,筛选所有你不感兴趣的信息;AI总结重点,拆分长慢信息;线上缴费、线上购物、线上登记预约……” 一连串功能听得伊雷头晕眼花,“还能做到这些?” 对智能机知之甚少的伊雷·哈尔顿,就算拿到雪莱送给他的手机,也顶多只会搜索一下电影和小电影。 “如果你买的是曼塔MX3.0以后的版本,还能支持3D全息照片登记,线上婚恋速配,不用出门就能选择合适的伴侣。”雪莱说,“同理也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同好、朋友、就职的公司、雇佣的员工……只要登记的信息够全面,数据流就能准确匹配到最适合你的对象。” 伊雷听得目瞪口呆,大脑飞速运转了半天才开口,“你是说在以前,电信网络还在的时候,我其实用不着早上六点钟去税务局排大长队,自己在手机上就能把这个钱交了?” 雪莱忍不住笑了,“嗯,对,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。” 伊雷还在一边消化信息,一边用各种带辅音的词感叹他与现代文明的差距。雪莱把手插进口袋里,把复杂的情绪往下压了压。 在遇见伊雷以前,他理所当然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有智能手机,都用上了先进的数据流系统。可是理智计算一下下城区居民的平均收入,就知道伊雷没有智能手机是多么普通且正常的事情。 不止是他,占据全世界70%人口的全部下城区城市,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。 他们与现代科技脱轨,数据流不会记录他们的